生物電池試制攻略(圖)


鋰電世界 在發明“大蒜生物電池”之前,28歲的易曉在網上看到了一個“泥土電池”的制作方法,模仿著做了一個,用它點LED燈,僅僅一周就沒什么電了,易曉覺得,憑著自己的才智,完全可以做一個比“泥土電池”更加經久耐用的環保型電池。
和普通電池一樣,環保電池的制作原理并不復雜,只要有兩種不同的金屬,放在酸性或堿性的液體里就能有電輸出,環保電池的液體即為環保材料,最初,易曉并沒有想到用大蒜做原料,在網上,他看到有人用番茄連接金屬桿做出了“番茄電池”,不僅電量持久,而且紅彤彤的小番茄映襯著白色的燈光,煞是好看。但是,當自己用番茄親手做的時候,才發現了問題,番茄汁水太多,做成之后第一天還好,到了第二天、第三天慢慢腐敗,一股酸臭的味道撲面而來,發電還要忍受這么難聞的味道,這可怎么行?易曉馬上放棄了番茄,轉而試制其他植物,土豆、生姜,易曉先后試驗了十幾種植物。而大蒜因為汁液少,本身不易腐爛,最終,在眾多植物中脫穎而出,成為制造生物電池的首選原料。
當然,除了植物之外,生物電池另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金屬了,易曉選擇的是銅和鋅,于是第二個難題擺在易曉面前,銅是好獲得的金屬,但是純鋅就沒那么容易了,網店轉遍了,依舊一無所獲。沒辦法,只能收集廢舊電池,把它們拆開清洗,取出里面的鋅塊,廢舊電池雖然易得,但也有它的問題,因為這些廢舊電池都是經過長時間使用的,所以鋅塊不能直接使用,還需打磨,把表面的雜質去除掉,否則即便能夠發電,電量也弱得很。廢物利用的方法費時費力,關鍵是效果也不能保證,最后,經過多方打聽,易曉終于聯系到了一家企業,找到了鋅棒的原料。
“其實組裝大蒜生物電池只用了半天,找材料卻用了個把月。”易曉感嘆道,不過現在他覺得,自己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因為讓易曉最驚嘆的是,用大蒜生物電池給LED燈供電,可以長時間不熄燈。“或許制作過程讓人身心備受煎熬,但是結果的快樂能夠掃除一切不快和郁悶。”易曉告訴記者。
采訪的最后,易曉也提醒各位有興趣的讀者一些制作大蒜生物電池的注意事項,這些都是他經過反復試驗摸索出來的,他覺得,有的時候,成與不成就得靠悟性,腦子里的想法就像一道光,忽然閃現,有時困難就能迎刃而解。在大蒜生物電池中,他遇到組裝好了燈卻不亮的問題,就是靠著這樣的靈感解決的。易曉總結,制作最關鍵的一點,不能把大蒜圍成一個圓圈后接在金屬棒上,那樣LED燈是亮不了的,正確的方法是要把它們擺得留出一個小口的位置,在口子上加上一個不導電的塑料片,大蒜生物電池才能源源不斷地輸出電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