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宜賓三江新區的鋰寶新材料廠區。(企業供圖)
封面新聞記者 伍雪梅
據四川省宜賓市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宜賓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005.76億元,其中,作為代表性產業的動力電池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5.0%。今年一季度,宜賓動力電池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0.0%,開局就交出了一張亮眼的“答卷”。
這幾年,宜賓千億級動力電池產業的飛速發展,吸引著越來越多年輕人用青春奔赴這座朝氣蓬勃的城市。他們乘著產業發展的“快車”,和城市一起朝著夢想前行。就職于宜賓鋰寶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鋰寶新材料”)的代宜秀,便是其中之一。
2022年7月,畢業于云南大學無機化學專業的研究生代宜秀,選擇回到家鄉宜賓就業,成為宜賓鋰寶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員。2024年1月,成長為公司品質管理部最年輕的主管。她為何能在短短一年多時間就踏上企業基層管理崗位?本期“一線之光·探尋宜賓能工巧匠”講述的是一名年輕人在一座活力新城成長的故事。
工作中的代宜秀。(伍雪梅 攝)
返鄉就業入職鋰電企業 她一年多快速走上基層管理崗位
5月7日,當封面新聞記者在位于宜賓三江新區的鋰寶新材料生產區見到代宜秀時,她剛剛整理完手中的資料。為何選擇回到家鄉?這名活潑健談的小姑娘說:“這個行業的入職門檻比較高,那時了解到宜賓的動力電池產業正在興起,對于我們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會有更多成長的機會!同時,我從小生長在宜賓,也希望把自己家鄉建設得更好!”
2022年7月,代宜秀將簡歷投向鋰寶新材料并被順利錄取,成為宜賓動力電池產業發展中的年輕一員。她先后擔任企業檢測分析科技術員、客戶質量工程師。2024年1月,她成為顧客品質科副主管,同年7月成為顧客品質科主管。從入職至今,代宜秀成為企業成長最快的一批年輕人,并在企業獲得多項榮譽:2023年“鋰寶工匠·敬業奉獻獎”“優秀黨員”,2024年“卓越的自我管理”演講比賽二等獎、品質管理部“年度優秀主管”、“巾幗建功標兵”......
代宜秀獲得的榮譽證書。(伍雪梅 攝)
就在代宜秀入職的那年,首屆世界動力電池大會在宜賓舉行,這是我國舉辦的首個動力電池行業盛會。隨后兩年,世界動力電池大會每年均在宜賓舉行,每次都吸引數百名來自全球動力電池各領域的專家、企業代表等齊聚宜賓,共話產業未來。宜賓,也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授予“中國動力電池之都”稱號。從2017年引進鋰寶新材料、光原鋰電項目正式進入動力電池產業領域開始至今,宜賓動力電池產業不僅實現從無到有,更是成為繼白酒產業之后第二個跨入“千億級俱樂部”的產業。目前,宜賓正構建起以四川時代為“鏈主”企業的動力電池綠色閉環全產業鏈生態。
她所在鋰寶新材料也連續兩年入選“四川民營企業 100 強”和“四川制造業民營企業 100 強”,并榮獲“四川省 2024 年度新興領域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同時,通過智能化升級和綠色生產,實現 100% 綠電使用,連續四年通過“零碳工廠”認證,是正極材料行業第二家“零碳工廠”,持續領跑行業低碳發展。
緊跟行業變革節奏 她說自己快速成長離不開城市產業“快車”
“城市產業發展好了,企業發展好了,我們就有更多機會接觸優秀的客戶企業和優秀的從業人員。當我們緊跟客戶需求的同時,企業便成長起來了,我們自身也跟著成長起來了!”在代宜秀看來,她的成長離不開宜賓產業發展“快車”。
代宜秀現在的崗位職責主要涵蓋原料、供應商管理和成品、顧客服務兩大板塊。此前,她做過一年多的客戶服務工作,日常與客戶打交道較多,需要將客戶與公司間的信息進行準確傳遞。“在這期間,我有很多機會從優秀的客戶那里聽到好的聲音。當我把這些聲音傳遞給企業時,企業隨著客戶需求改進產品,企業成長了;當我在反復獲取這些聲音時,我也跟著成長了!”
她還記得,2023年初,她剛從檢測人員轉到客戶服務崗位時,有過一段管培生的經歷。在這期間,她在質量經理的帶領下參與了名稱為“六西格瑪”的課題,課題主要是分析研究關于金屬異物的管控。“作為一名新手,我在整個過程中要不斷去學習產權知識、設備知識、實驗室知識等,并且要頻繁預約相應的工程師溝通,收集大量信息整理成報告。第一次在短時間內與大量人員溝通,并且在質量經理的帶領下有邏輯地學習到了不同領域的專業知識,讓我的成長很快。”
如今,動力電池行業正迎來一個翻天覆地的技術變革時代,從整車到電池,客戶對電池續航能力更久、安全能力提升、循環壽命提升等方面的要求更加細化。她說:“我們企業的產品三元正極材料主要用于動力電池,這也倒逼我們要主動改變,讓產品適應需求。而我的工作就是做好流程優化管理,打通產品優化路上的‘障礙’。當產品符合客戶需求的時候,我們的產品品質自然就隨之得到提升。”
鋰寶新材料生產的三元正極材料。(企業供圖)
“目前,我正按照自己預期的幅度在成長。現在的工作節奏,是適合自己的節奏。這樣看來,回鄉就業是不錯的選擇。”代宜秀說,她很慶幸自己能在城市產業發展和企業快速發展的“巨輪”上有一份“專業對口”的工作。在她看來,校園里學習的知識是“工具”,工作中應該利用以前儲備的知識和思維,在不同的地方,種出不一樣的花朵,這樣就能實現真正的“專業對口”。她規劃著,自己要不斷地學習,跟隨行業的快節奏發展,在“中國動力電池之都”種出自己的“花朵”。
產業+人才 政策“引力”激發人才“活力”
代宜秀的快速成長,還離不開企業的培養和當地的人才政策保障。
據鋰寶新材料黨總支書記兼工會主席鄧萍介紹,他們始終把人才作為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構建了“引進—培養—塑造”的人才引育平臺,形成人才、企業、產業融合發展新格局,全面實施“三個一批”工程,即引進一批、培養一批、儲備一批創新型、復合型人才。同時,該企業實施“航計劃”項目,積極與北京理工大學、四川大學、中南大學、武漢理工大學、重慶大學等高校建立合作關系,設立聯合培養基地,讓人才能快速成長。
代宜秀就是“航計劃”的學員。該計劃具體分為“啟航、遠航、領航”計劃,她是第一屆“啟航”學員,從2024年1月開始已成為“遠航”計劃學員。
宜賓三江新區企業和人才服務中心。(三江新區黨群工作部供圖)
此外,鋰寶新材料所在的宜賓三江新區是四川首個省級新區,也是培育這些“花朵”的土地。
據了解,為了做好產業人才政策保障,三江新區于2022年出臺宜賓市首個產業人才政策,從創業扶持、安家支持服務保障等6大方面給予人才政策支持,著力構建“產業+人才”的良性互動體系。又于2024年,全面修訂“產業人才新政16條”,進一步降低申報條件、減少申請資料、提高補貼標準,以政策“引力”激發人才“活力”。同時,積極探索人才政策改革創新,制定《主導產業企業高層次人才推薦認定管理辦法》,賦權重點產業頭部企業、科技創新突出企業等社會貢獻較大企業自主評價人才。自三江新區成立五年以來,累計引進本科及以上人才12672人,其中碩博士研究生102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