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得到的一個共識似乎是:負極材料尖晶石在高溫下的容量損失是由于Mn的歧化和/或電解質在尖晶石表面的反應所致。通過電解質添加劑降低電解質中HF與水的含量,在某種程度上使Mn的溶解與電解質的不穩定性得到緩解。通過對電極材料的包覆,能明顯降低Mn的溶解速率以及電解質與尖晶石間的反應速率。作為一個例子,采用SEM/EDX對由Tronix公司生產的尖晶石LiMn。
鋰電池廠商進行的研究表明,在顆粒表面上覆有稀土(主要是La)與氟元素后有顯著的改善作用。這類方法在科研與生產中被廣泛采用。為了清楚地理解鋰離子電池正極容量衰減機理,無論科學界或產業界都已經做出巨大努力。這些機理,可以認為這些具有電化學活性或者是非電化學活性成分,都會對正極性能產生重要影響,其中電解質添加劑與正極表面包覆被認為是減緩這些問題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