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初,四部委聯合頒布了《促進汽車動力電池產業發展行動方案》,其中一個目標就是要實現高端裝備支撐產業發展,到2020年實現裝備智能化發展、制造成本大幅降低。

       3月底,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動力電池應用分會(以下簡稱“動力電池應用分會”)聯合電池中國網組織了“智能制造·萬里行——2017’動力電池產業鏈智能化之旅”調研活動,調研組對電池企業、電池設備生產企業和電池材料企業等做了深度訪談。

       筆者在調研中發現,智能制造已成為電池生產不可逆的潮流。大型的、有實力的電池企業多實現了自動化、智能化生產,規模較小、實力較弱的電池企業則面臨著一系列困難,在智能制造的大潮里艱難生存。今天要探討的就是小企業如何在智能制造大潮中生存,探索問題解決的可能路徑。

小企業的“智造”之痛

       本次調研以“智能制造”為核心主題,走訪中著重考察電池企業的裝備水平和生產經營情況。截至目前,調研組走訪了三十余家電池企業,既看到了國內領先電池企業智能化生產的“大手筆”,也深刻體會了諸多小企業的“智造”之痛。

      1. 設備落后。筆者在調研中發現,比亞迪等電池巨頭的智能化生產已經達到極高水平,基本上無人化生產,電池產品的質量也有較高保證;而很多小型電池企業依然是手工操作,頂多是半自動化生產,設備比較落后,這在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上不可與前者同日而語。

       2. 迭代加速。下游新能源整車企業對動力電池要求的提高,以及國家政策的趨嚴,這些都推動著電池設備的迭代升級,且有加速之勢。電池企業負責人普遍認為,電池生產設備每2~3年就要迭代一次,如果不對舊的設備改造升級,在市場上就會失去競爭優勢。此外,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等相關政策對電池能量密度、續航里程的要求,也會產生連鎖反應,傳導至電池設備領域,促使電池企業對設備做出相應調整。

       3. 人才匱乏。很多企業會出現這種情況:為了改變設備落后的局面,花巨資從國外購買先進的生產設備,然而,產線就緒之后,如何使用成了一個頭疼問題。不會用或者無法讓設備發揮出最大價值,這些設備往往成了一個擺設,閑置在廠房。因此,小企業對人才有著急切的需求,需要一個能夠讓先進設備有效運轉的團隊。


       4. 產能悖論。2016年,相關部門提出8GWh的產能要求,雖然還只是一個征求意見稿,并非硬性門檻,但電池企業著實被“刺激”了一把,在政策的引導下,紛紛擴產。但對小企業來說,大規模擴大產能談何容易,設備、資金、人才、技術一個都不能少。大家都擴產,產能過剩的結果還是小企業,尤其是非優質產能的小企業面臨淘汰。然而,如果不擴產,小企業往往消化不了整車企業的訂單,不利于與整車企業的合作。


       5. 資金不足。動力電池是一個特別燒錢的行業,設備、廠房、原料、人才無不需要大量的資金來支撐,一位企業負責人開玩笑說,電池是一個只有“高富帥”才玩得起的行業,沒有上百億的資金是玩不開的。有了資金,電池未必能做好,但如果沒有資金,動力電池是萬萬做不起來的,資金不足幾乎是所有小規模電池企業共同的煩惱。




可探索的幾種活法

       站在高處或許才能看清電池行業。科技呈幾何式進步,電池制造設備也在加速迭代,弄幾臺機器就能生產電池的時代一去不返,電池行業的資源正在向個別優勢企業集聚,國家的“扶優扶強”政策傾向已經很明顯,這就是電池行業的現狀。

       1. 融資,或把自己“嫁”出去。小規模電池企業的設備落后、人才匱乏等一系列問題,歸根結蒂,多源于資金不足,小企業要想在智能制造的大潮中生存,必須搭上資本的快車。不要固執地以一己之力來推動企業發展,這樣趕不上電池行業洗牌的速度,很多企業都意識到這個問題,甚至專門成立了融資部門。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秘書長張雨表示,在電池行業洗牌加速的今天,一些小規模電池企業選擇把自己“嫁”出去也是一種比較理智的“活法”。

       2. 聯合起來有力量。《促進汽車動力電池產業發展行動方案》提出,要加強政策措施引導,充分發揮行業組織、產業聯盟作用,促進動力電池與材料、零部件、裝備、整車等產業緊密聯動,推進全產業鏈協同發展。小規模電池企業在“智能制造”大潮中難免風雨飄搖,除了融資之外,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聯合起來也是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競爭優勢的有效方法。

       3. 在細分領域做出特色。汽車動力電池是一個大蛋糕,但競爭也相當激烈,小規模電池企業可另辟蹊徑,專攻某個細分領域的電池,比如,無人機動力電池等,做出自己的特色,這樣既可以避開激烈競爭,又能打造自己的品牌。

       4. 開拓海外市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比如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國家,有著廣闊的電池市場,“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為我國電池企業也帶來了市場機會。小規模企業要抓住國家的戰略機遇,將產能向“一帶一路”國家市場投送,多了解海外相關規范和標準,積極開拓海外市場。自從2016年以來,電池行業從一個“迷茫”的階段進入快速洗牌階段,客觀地說,電池行業的重新整合對沒有特色的小規模企業是不利的,如何生存下去,這是小規模企業比較關注的問題。智能制造時代正在走來,電池生產設備的智能化不以個別企業的意志為轉移,缺乏資源、缺乏資金、缺乏先進設備、缺乏人才的小企業,如果能夠做到順勢而為,也不失為一種明智選擇。




 
本文導航:
電池 智能制造 鋰電設備 電池生產設備 電池制造設備 鋰電池生產設備
點贊 0舉報收藏 0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鋰電資訊
推薦圖文
特斯拉采用的18650電池到底安不安全? 探究中航鋰電內部,科技感爆棚,進來看看
鈦酸鋰材料量產已成規模 新能源汽車未來的發展之路
推薦鋰電資訊
點擊排行
鋰電商圈二維碼
網站首頁  |  歷年雜志  |  會員服務  |  廣告服務  |  關于我們  |  使用協議  |  隱私政策  |  隱私聲明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昌县| 五大连池市| 察雅县| 南靖县| 通河县| 桐乡市| 礼泉县| 临潭县| 井研县| 会泽县| 德惠市| 仙游县| 平定县| 沐川县| 广灵县| 尉氏县| 武功县| 英吉沙县| 莲花县| 日喀则市| 西充县| 大方县| 长阳| 苍南县| 汕尾市| 高雄县| 临江市| 巩义市| 威海市| 正安县| 汉源县| 陇西县| 南开区| 盖州市| 泰顺县| 白山市| 塘沽区| 乌苏市| 教育| 平谷区| 南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