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光伏貿易戰 沒有贏家的戰爭


鋰電世界 不顧中國強烈反對和歐盟內部抗議,歐盟委員會還是義無反顧地對中國光伏產品課以懲罰性關稅。作為回應,中國也立即啟動對歐盟葡萄酒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程序。
中歐貿易戰一觸即發。中國光伏產業兩頭在外,成了歐美對華貿易戰的“靶子”。據統計,中國光伏產品絕大多數用于出口,而上游的硅料和硅錠生產也在很長時間內依靠國外技術。因此,在歐債危機和美國經濟不景氣、紛紛加大貿易壁壘的背景下,對外依存度達92%%以上的中國光伏企業不得不面對“雙反”困境。
沒有贏家的戰爭
沸沸揚揚的中國輸歐光伏產品事件始于去年9月,歐盟委員會當時宣布中國光伏產業對歐盟光伏產業造成損害,并啟動對中國出口的所有光伏組件和部件進行反傾銷調查。今年6月6日是初裁最后期限。
6月4日,歐盟宣布自6月6日至8月6日對產自中國的光伏產品征收11.8%的臨時反傾銷稅。盡管這一初裁結果好于預期,但中國光伏產品喪失價格優勢后,將導致光伏產業加速外移。
中國與歐盟在光伏產業鏈中是上下游的共生關系。如果中歐貿易戰升級,不僅會對中國光伏產業造成沉重打擊,光伏產品價格提高也將傷及歐盟消費者利益,迫使各零售商和組裝企業大幅裁員,危及整個太陽能產業鏈。毫無疑問,貿易戰將導致雙輸結果,這場戰爭沒有贏家。
對低谷期的中國光伏產業而言,此案涉及中國200多億美元的對歐出口,占中國對歐出口總額的7%左右,占中國光伏產品出口總額的80%左右,關系中國上千家企業的生存和40多萬人就業問題。
江蘇是中國光伏重鎮,江蘇光伏企業陣痛不可避免。此前中國光伏企業“大佬”—————無錫尚德已陷入破產重整。浙江省也是光伏大省,前幾年包括我市在內光伏企業遍地開花,如今大部分光伏企業都在虧損的泥沼中苦苦掙扎。
打擊了中國光伏產業,歐盟的日子也不好過。來自歐洲平價太陽能聯盟的數據顯示,如果歐盟對中國光伏產品征收懲罰性關稅,將使歐盟消費者對光伏產品的需求下滑,導致歐盟3年內失去24.2萬個就業崗位及272億歐元的“附加值”。
這還不包括中國方面祭出反制措施的潛在影響。在很多人看來,中國政府啟動對歐葡萄酒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程序,只是中國政府針對歐盟“雙反”的一個警告。李克強總理的“兩個堅決”亮明了中國的底線,如果歐盟一意孤行,中國也絕不會一讓再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