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資本涌入 石墨烯產業化有望加速“破局”


鋰電世界 在9月1日開幕的2014年中國國際石墨烯創新大會上,業內企業與科研院所密切關注石墨烯產品與下游產業應用的有機結合。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金融資本越來越多地介入石墨烯整個產業鏈及其應用的角逐。業內預計,隨著金融資本的進入,石墨烯行業有望與此前的互聯網行業發展一樣,迎來產業化加速破局。
多地規劃提速
在2014年中國國際石墨烯創新大會上,相關專家介紹說,從2010年獲得諾貝爾獎之后,由于具備特殊性能,石墨烯很快就成為材料領域的“新貴”,尤其是在復合材料、觸摸屏、電子器件、儲能電池、顯示器、傳感器、半導體、航天、軍工、生物醫藥等各個領域大有用武之地。中國對石墨烯產業發展的重視程度也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技術和產業化規劃發展方面,與世界一流水平基本同步。
面對美好前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推動石墨烯產業化發展方面的相關規劃接踵而至。發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部門對石墨烯產業都非常重視。今年科技部在863計劃納米材料專項將石墨烯研發作為一個重點的支持內容,在“十三五”科技發展規劃中,石墨烯研發及產業化預計將單獨占據重要位置。基金委則相對重視基礎研究,最近每年都支持了數百個石墨烯相關的研究課題,累計已經支持了一千多個項目。而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近期正在商討準備出臺新材料重大研究計劃,近日已經多次組織對石墨烯產業的調研。
中國石墨烯聯盟侯士峰教授就此對中國證券報記者分析說,入選“十三五”規劃,意味著國家將對整個石墨烯產業將繼續出臺具體的扶持政策。
除了國家層面,各地政府在推動石墨烯產業化發展方面的動作更為頻繁。以寧波為例,《寧波市石墨烯技術創新與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14-2023)》日前正式發布,就未來十年寧波市在石墨烯產業相關的技術創新研發、產業集群培育和產品應用示范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的戰略布局與謀劃,形成了一條具有寧波特色的石墨烯產業發展之路。
寧波市委副書記余紅藝介紹說,寧波市作為全國七大新材料基地之一,在石墨烯制備和產業化應用技術方面走在了全國前列。2013年底,由寧波摩西科技有限公司投資的全球首條年產300噸的石墨烯生產線在慈溪建成投產,率先突破了石墨烯的低成本量產技術。除了實現石墨烯的規模化制備,寧波南車新能源、北方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院、寧波維科電池股份有限公司和寧波艾能鋰電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通過與墨西科技進行對接試用,積極推進石墨烯在超級電容器、改性塑料、高能量鋰電池和動力鋰電池正極材料等領域的產業化應用,并取得較大進展。而《寧波市石墨烯技術創新與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14-2023)》的發布,將力爭在10年內將石墨烯產業打造成為具有千億級產業規模的優勢和特色產業群。
寧波市相關負責人在本次石墨烯創新大會上表示,通過十年努力,要將寧波建成“三區”,實現三個“率先”,培育百家示范企業、形成千億產業規模、實現萬噸石墨烯生產量。其中,三區指技術創新引領區、產業發展先導區、應用示范先行區;三個率先則是率先實現規模化制備技術的突破、率先建成完善的石墨烯產業體系、率先實現大規模應用。
除了寧波,青島、北京、重慶等地都已經出現不少石墨烯優良企業。業內預計,隨著國家和各地規劃的提速,將有更多企業參與到石墨烯的制備和應用的產業鏈之中。
資本積極布局
作為理論上最薄、最堅硬的納米材料,石墨烯具備透光性好、導熱/電能力強、性質可調節范圍寬等特點,被稱為“萬能材料”。雖然石墨烯的應用方向非常豐富,可能出現很多顛覆性的新概念產品甚至領域,但在產業化應用方面一直存在嚴重制約。
“石墨烯產業化推進難,既有技術方面攻堅難的原因,也有商業模式沒有創新性適應產業發展的原因。”銀基烯碳新材(行情,問診)集團聯合總裁范定侒對中國證券報記者分析說。
但業內已經開始逐步意識到利用其他途徑帶動產業化的發展。在本次創新大會上,不僅專門設置了石墨烯投融資分論壇,而且還掛牌成立了石墨烯產業投融資聯盟,利用投融資方式和協同創新能力加速推進石墨烯產業化的進程。聯盟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均衡地把資金投放在不同階段,使內部形成好的機制,避免出現此前光伏產業出現嚴重產能過剩的問題。
中國產學研促進會相關人士對此分析表示,產學研的創新離不開金融,產學研促進會推進產學研合作戰略聯盟的建立,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促進傳統產業的改造提升。“過去發展新興產業,眼光只看著政府,依靠政府出資;經過改革開放30年,經濟實力和資本市場有了很大發展,社會上也有了很多民間資本,加上財政、銀行,已經形成較為完善的金融體系,對產業創新活動進行有力支持。”
該人士分析說,在目前石墨烯的整個產業鏈中,有些項目已經開始出現需求,更多的項目則還在對接過程之中。無論任何環節,都需要各個階段的金融產品進行對接。通過投融資方式支持石墨烯產業的健康發展,在整個產業發展過程中都應該能夠找到相應的金融產品。
記者同時注意到,各地政府在推進石墨烯產業化方面開始注重金融資本的作用。比如,寧波將在全國率先啟動石墨烯產業化研發科技專項,設立3年共9000萬元的財政資金,為石墨烯產業的初期發展提供有力的扶持與激勵。此外,還要充分利用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天使投資引導基金,積極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石墨烯產業項目投資。
包括上市公司在內的不少業內企業也開始將石墨烯產業推進的關注點放在了金融資本方面。以烯碳新材為例,公司相關負責人范定侒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將打造三大平臺著力發展石墨烯產業,包括投資平臺、上市平臺和服務平臺三個方面。
產業化加速推進
業內預計,隨著石墨烯產業投融資聯盟的成立,以及各地政府、上市公司和其他資本的快速“入局”,石墨烯產業化有望獲得實質性啟動。
相關專家在大會間歇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石墨烯產品或將會在五大領域率先破局。首先是光電產品領域,石墨烯有望以其非常好的透光性、導電性和可彎曲性,在觸摸屏、可穿戴設備、OLED、太陽能等領域中發揮作用,這也是目前公認最可能首先實現商品化的領域;二是能源技術領域,主要依賴于石墨烯超高的比表面積、超輕的重量和非常好的導電性,采用石墨烯的超級電容器,其極限儲能密度是現有材料的2-5倍左右,被稱作最理想的電極材料;三是功能復合材料,通過將石墨烯加入各種塑形基體,能夠制備出具有很好導電、導熱、可加工、耐損傷的特殊材料,在集成電路、散熱片、高韌性容器等方面有應用潛力;四是微電子器件,未來的石墨烯半導體、石墨烯集成電路、THz器件等領域,可能需要利用石墨烯獨特的性能;五是生物醫藥和傳感器領域,石墨烯對單分子的響應能力、承載抗體后的分子輸運能力都是其他傳感器不能實現的。
范定侒將中國石墨烯產業的發展設定為6個階段。“目前中國石墨烯產業仍處于技術概念期,在這個階段,仍主要依靠概念為主,產業層面并沒有真正啟動。數年后,中國石墨烯產業將進入產品導入期,這個階段‘創新’將成為關鍵詞;其次是市場擴張期,以用戶為核心的市場擴張將帶動整個產業真正走向市場化和大發展;然后是競爭并購期,市場的無序擴張將通過并購重組解決,有可能形成幾大石墨烯巨頭;此后為成熟調整期以及產業衰退期,替代石墨烯的新材料又將出現。”
“目前來看,石墨烯的大規模產業化還未開始,還只能說是在‘產業概念期’。但隨著大量資金、人力、物力的投入,可以預見在2-3年內,在不少領域內將會出現真正引領石墨烯行業的‘殺手級應用’。”范定侒對記者表示。
謹防步光伏后塵
從整體來看,石墨烯產業化腳步尚未真正邁出。但在各地爭相布局做大石墨烯產業鏈,以及金融資本高度關注石墨烯產業之際,業內人士建議,石墨烯行業發展不應盲目過熱,在產業發展之初,各地應該依據自己的特點,統一組織協調各自發展重點,避免光伏行業過剩的悲劇重蹈覆轍。
產能過剩一詞見諸中國已逾十載,已經成為中國經濟“轉型陷阱”的一面鏡子。從此前的鋼鐵、水泥等傳統行業到太陽能光伏、風能等戰略性新興行業,均出現大面積的產能過剩。
產能過剩的出現,與地方政府爭相投資不無關系。當前國內經濟正處于轉型過程,政府當仁不讓的以主導、參與經濟活動為己任。因區域競爭、預算軟約束、政績考核等因素,加劇了地方政府之間的市場競爭行為,使得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過程中,過度運用土地、環境等資源價格的權力時常出現,誘導或扭曲企業投資行為,導致了過度的重復投資與建設。當市場被嚴重透支后,過度擴張的產能即陷入嚴重的過剩陷阱。
而資本對于產業的追逐也會偶顯盲目。光伏產業在前幾年發展中出現嚴重的產能過剩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多地資本涌入光伏產業,且集中在了以多晶硅等為核心的低端電池組件環節,沒有沿著整個產業鏈合理布局。由于“兩頭在外”的市場格局,一旦國際市場發生變化,國內企業常常難以應對。
目前在重慶、青島、寧波、無錫等地均出現了石墨烯相關產業園的“大干快上”勢頭,而資本大規模介入石墨烯產業的跡象也有望啟動。這與數年前的光伏產業啟動前跡象非常類似。
業內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對于任何一個新興產業的發展而言,政府的扶持和資金的涌入是促成新興產業實現成長的兩股重要力量。對于石墨烯產業來說,二者同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產業發展初期,政府政策與資金流向同樣需要相關規劃與指導,盲目進入容易造成對產業的“誤傷”。以地方政府的推動作用為例,重大項目或有前景產業的投資本身一方面可以拉動消費需求,帶動工人就業,刺激當地經濟增長,這些投資對地方經濟發展的巨大帶動效用預期增強了地方政府博弈的信心,可能導致其對本地的產業項目建設和發展考慮更多,而對項目建設的風險和整個行業產業的規劃相對考慮不足。
對石墨烯產業而言,為避免各地在石墨烯單一環節的盲目擴張,應該根據各地的優勢與特點,由相關部門組織統一協調分散各產業段、各地之間的投資重點,避免一眾資本由于短視盲目集中在產業鏈低端環節,以防止前些年類似于光伏行業的悲劇再度上演。
烯碳新材集團推進平臺戰略
對于烯碳新材石墨烯產業發展布局,銀基烯碳新材集團聯合總裁范定侒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公司今后并非只是單純進行石墨烯的技術研發,而是以投資的方式介入石墨烯產業,做成石墨烯產業的三大平臺,包括投資平臺、上市平臺和服務平臺。
定位于綜合服務提供商
“公司并非專注于某類石墨烯產品,而是把石墨烯作為一個產業來看待。”范定侒對記者稱,“而且烯碳新材在關注石墨烯產業時,并非從技術角度切入,而是從資本平臺角度去推動整個產業的發展。從產業角度說,產業的發展規律具有周期性。目前石墨烯處于早期,需要對產業進行規劃和培育。而從平臺的角度來看,這就好比很多人去挖金礦,我們便在金礦山口開辦一個平臺,比如商店、餐館等,為這些挖礦人提供服務。等到他挖到大礦,需要錢的時候,我們的機會也自然就到了。這就是我們平臺的核心思維。”
烯碳新材將自身定位于以石墨烯、納米碳為代表的先進碳材料領域的綜合服務提供商,以資本平臺、上市平臺、服務平臺三個平臺為石墨烯產業發展打造全方位的服務。
烯碳新材在石墨烯界是第一個提出“產業經營”模式的公司。公司方面透露,產業經營目標是將烯碳新材打造成具有行業代表性的“碳產業公司”,為碳材板塊崛起、碳新材料產業發展規劃以及國家扶持政策等方面作出行業性貢獻。
范定侒表示,烯碳新材正在建立推動石墨烯產業化發展的三大平臺。投資平臺方面,烯碳新材將以基金為抓手,通過旗下的并購基金、產業基金和自有資金,覆蓋整個石墨烯產業的投資機會。
“資本市場的敏感度往往超越了實體經濟,因此,在石墨烯產業尚未出現大規模爆發的時候,相關的概念股、投資基金和資本運作已經開展起來。”范定侒表示,將利用資本優勢進行產業覆蓋型整合,配套三個服務平臺,形成產業集聚,以資本推動石墨烯技術加快產業化的步伐。
“作為早期產業,最需要培育、規劃和服務,也是最需要資金支持的階段。”范定侒分析說,由于早期階段,銀行、PE等資金不愿意進入,因此造成產業內企業普遍缺乏資金,因此,將資本市場的資金引入產業當中,對于推動產業發展大有裨益。
與產業園合作起航
除了產業平臺外,烯碳新材還著力打造“上市平臺”和“服務平臺”兩大平臺。
范定侒解釋說,上市平臺方面,只要所投的項目為好的技術和產品,都可以搭載到公司平臺來上市或者獨立上市,因此今后的并購動作將加大,為前述投資也提供了退出通道。
烯碳新材在產業服務平臺方面的構建主要分為5個部分。首先是通過論壇、沙龍等形式提供交流平臺;其次公司還將與常州、連云港(行情,問診)等地政府成立碳產業園和石墨烯產業園,同時通過建立信息門戶網站、雜志等方式建立信息平臺,并且還將籌建石墨烯應用研究院。
值得注意的是,三大平臺之間并非完全割裂。比如,今年8月份烯碳新材與西太湖管委會簽訂了《關于設立石墨烯暨先進碳產業基金的合作框架協議》,總規模為20億元。
范定侒對此表示,本著“培育產業、扶持企業”理念,與地方政府共同發起設立先進烯碳產業基金,旨在利用地方政府的良好指引思路與政策扶持,讓資本在推動石墨烯產業發展上起到最大效用。基金將投資于具有高成長性的先進烯碳產業中小企業,進一步推進公司轉型涉及業務的豐富性,加快石墨烯研發速度,拓寬盈利渠道。“這是國內第一家專注于石墨烯和先進碳材料的產業基金,將會對此領域的發展起到重要的支持和推動作用。烯碳新材還會攜手更多地方政府打造產業基金,承擔培育石墨烯產業的歷史重任,以金融資本扶持石墨烯產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