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向比亞迪不讓特斯拉“獨美”


鋰電世界 名噪全球的特斯拉電動車,近期開始進入中國市場銷售。這一“鯰魚”的到來,使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一下子熱鬧起來。不僅資本市場持續掀起“特斯拉概念”,汽車業中各大新能源汽車先鋒更迅速展開對特斯拉的阻擊戰。
比亞迪在電動車市場中雙線并進,除了以e6、秦等加速開拓大眾化電動車市場外,其和戴姆勒合資的騰勢電動車,即將于今年四月推出首款產品。在高端電動車市場和特斯拉一較高低。而近日萬向集團成功收購美國新能源車企菲斯科,未來也可望加入阻擊特斯拉的戰局。此外,華晨寶馬也已經進入電動車市場。
各大電動車先鋒也正在爭奪中國新能源汽車商業化的制高點。繼此前特斯拉宣布將在中國建超級充電網絡之后,比亞迪戴姆勒近日將建設一個全球最大電動汽車快速充電網絡。和此前頗為沉寂的充電設施建設不同,特斯拉和比亞迪戴姆勒將能以明星化產品推動充電設施配套,由此加速整個電動車產業的商業化。
或許,從若干年后來看,這場特斯拉阻擊戰的意義將不是某個品牌的成敗,而是它們能否一起攪活一池活水。
萬向、比亞迪不讓特斯拉“獨美”
特斯拉從美國硅谷起步,并迅速打進歐洲和中國市場,引發產業鏈和資本市場躁動。但并不是所有美國新能源車企都能如此幸運。菲斯科就是又一個倒在新能源汽車漫長征程上的先鋒。
近日,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巨頭萬向集團,在菲斯科的破產資產拍賣中,成功擊敗李澤楷旗下混合動力技術公司,以1.49億美元現金和其他對價收購菲斯科。這是萬向繼此前收購美國鋰電池開發商A123系統公司之后,又一次成功的出擊。實際上,A123也是菲斯科旗下量產車型卡瑪的電池供應商。
菲斯科成立于2007年,主攻新能源汽車,曾投產一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豪華跑車卡瑪,并進入奧巴馬政府2015年百萬新能源汽車計劃,獲得了美國能源部高達5.29億美元貸款。但菲斯科最終還是難以熬過電動車市場的長夜,于去年底申請破產保護。
對于萬向集團來說,接連收購A123和菲斯科之后,將極大推動其向電動車全產業鏈的進展。萬向集團一直在積極布局新能源汽車領域,旗下的萬向電動汽車公司也已獲得我國的專用電動車生產資格,正式由零部件產業邁入了整車生產陣營。而在此之前,萬向集團已經在杭州成功以示范運營的模式運行電動車。這意味著萬向未來可望進入電動車整車領域,整合從美國收購的資源成為特斯拉的新對手。
北汽集團也正在啟動電動車的國際收購。近日有消息稱,北汽集團將收購美國新能源公司Atieva25.02%的股份。收購完成后,雙方預計在第3年推出與奧迪A6L同等級的電動汽車。北汽集團方面介紹,此次收購將提升北汽集團在新能源汽車尤其是高端純電動汽車領域的設計、研發和制造的能力和水平。Atieva公司是一家新能源汽車核心系統提供商,曾主要參與過Tesla Roadster純電動跑車、雪佛蘭Volt插電式混合電動車、奧迪R8純電動跑車的開發。
特斯拉選擇的高端化模式揭示,電動汽車在高端、小眾化的豪華車市場中發展的阻力更小。因為富裕群體樂于購買一輛昂貴的電動跑車,更有利打開市場的突破口。大眾電動車當前則更多通過出租車等公共應用市場推廣。
中國首家專注于新能源汽車的合資公司比亞迪戴姆勒,也即將開拓高端電動車市場。在今年四月的北京車展上,比亞迪戴姆勒推出的騰勢品牌將發布首款純電動汽車。據了解,騰勢電動汽車具有200公里以上的續航里程,是中國市場最先誕生的高續航里程電動汽車之一。比亞迪的電動車技術和戴姆勒傳統造車優勢的結合,使騰勢可望提供和特斯拉一樣受到市場青睞的高端電動車,率先打開私用市場。
特斯拉是目前電動車市場的明星,這并不意味著不可超越。在產品上,特斯拉首先也是引進高端車型平臺開發自身產品,并擁有電池集成技術、設計、智能化等方面的核心競爭力。在這方面,融合比亞迪和奔馳技術優勢的騰勢,也可望和特斯拉一爭高下。與此同時,特斯拉的經營理念和運營模式,包括全球直營店經營和資本市場運作等方式,則更值得競爭者的學習。
爭奪商業化“制高點”
各大電動車先鋒也開始爭奪商業化的制高點。繼此前特斯拉宣布將在中國建超級充電網絡之后,比亞迪戴姆勒近日也宣布將攜手ABB集團,為該公司的騰勢電動車提供家用直流快速充電樁,并聲稱將建設一個全球最大電動汽車快速充電網絡。
比亞迪戴姆勒選擇和全球領先的電力和自動化技術供應商ABB合作,在未來六年里由ABB為騰勢的第一款電動汽車提供家用直流快速充電樁。首批產品將于2014年年中交付,并將通過騰勢經銷商網絡與電動汽車配套銷售。這種充電樁采用壁掛式,并融入手機應用程序以監控充電情況。消費者可以選擇在家、辦公場所或兼容的公共充電站進行充電。
ABB與國內自主品牌和地方市政的試點項目從2010年就已開始,并于2013年開始組建專門機構支持電動汽車的研發、生產、物流和服務。憑借相關基礎技術以及在電力電子、軟件以及配電等領域優勢的結合,ABB的電動汽車充電解決方案已經在全球范圍內已得到了快速擴展。
“選擇合適的基礎設施合作伙伴對騰勢電動車創新概念的實現至關重要?!北葋喌洗髂防帐紫瘓绦泄倭癫ㄕf。
實際上,此前電動車產業化一直糾結于“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缺乏基礎設施是電動車產業化的一大阻礙。而在市場出現一些革新性產品之后,必須同步破除“充電難”問題才能確保這些產品的市場拓展。比亞迪戴姆勒和剛進入中國的特斯拉都已經著手解決這一問題。但相比國內車企,特斯拉要進入中國鋪建充電網絡,可能將會遇到更多障礙,未來也需要引進合作者。
特斯拉計劃在中國建設一個超級充電站網絡,使其純電動車能夠在長途行駛便捷充電。該網絡最有可能先覆蓋北京至上海一線。特斯拉在美國也建設類似的充電網絡。騰勢和特斯拉的優勢在于,它們更有把握提供消費者感興趣的電動車產品,因此敢于放手投資充電設施。這將推動電動車的商業化,因為單純依靠公共政策或電網系統,一開始難以協調產品和充電配套,特別是在家用領域。
在政策面上,直流快充技術新國家標準已經出臺,以鼓勵電動汽車領域的技術創新并提升市場的接受度。該標準的推出將使消費者能夠在家或公共場所方便地進行充電。業內人士預計,中國面向公眾的直流快充基礎設施網絡預計也將很快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