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野蠻生長后被動糾錯


鋰電世界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開了近四年的純電動車e6上下班,現又換成即將上市的雙模雙擎插電混合動力車“秦”,他一直在不遺余力地向所有人推銷比亞迪的電動技術。
近日,一場名為“世界級技術解析會”的發布會在比亞迪的大本營深圳召開,這位技術狂人帶領著團隊,花了四個多小時滔滔不絕講述三項比亞迪世界級技術成果,而在當天的晚宴上,他甚至一改以往的低調風格,與媒體人以及業內人士觥籌交錯,寄望于大家共同推動新能源車前行。
重回產品主導路徑
經過野蠻生長的比亞迪被動地糾錯,由之前以銷售為主導回歸到以產品和品質為主導的道路上。2013年,比亞迪希望在三年調整收官的基礎上進行二次騰飛,而騰飛的基礎即是技術。這將是一場時間與技術的賽跑。“作為比亞迪二次騰飛的元年,經過三年的戰略調整,基本達到了我們既定目標。”王傳福表示,比亞迪計劃今年完成50萬輛銷量,目前看來,實現目標基本沒有問題。
“技術都是現成的,只要有市場,比亞迪未來會推出更多雙模雙擎和純電動車型。”王傳福積極地向外界傳遞這樣的信息。不過,消費者當下似乎對新能源車依然不太“感冒”。
比亞迪今年上半年交出一份“神話”般的中期業績,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27億元,同比增長2524.24%,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5.3%至260.4億元。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主要是比亞迪傳統汽車成為拉動凈利潤增長的中堅力量,而比亞迪作為最大噱頭的新能源汽車業務仍未有較大起色,對整體業績貢獻偏小。
中報顯示,上半年比亞迪的汽車業務實現收入約136.64億元,同比增長17.89%,汽車業務上半年銷量同比增長26.16%至260984輛。從產品來看,表現較為理想的還是傳統動力汽車,“速銳”上市一年來銷量已突破十萬輛,今年以來月均銷量更是破萬;而L3和S6的月均銷量也分別穩定在8000輛和5000輛之上。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則遠遠落后,尚不如傳統汽車的一個零頭。國內仍局限于深圳等少數城市使用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主打的E6和F3DM月均銷量均為百余輛;在海外方面盡管屢傳收獲訂單,但每一筆訂單的數量僅只有數十輛甚至幾輛。
目前,純電動汽車技術不夠成熟、存在性價比不高、基礎設施不完善、耗能較大、充電時間長等諸多不足,依然制約著其普及推廣。中汽協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銷售新能源汽車僅5889輛,其中,純電動汽車5114輛、插電式混合動力車775輛。盡管政府提供了高額補貼,但只有少數電動汽車試點城市完成了1000輛電動汽車的銷售目標。
王傳福認為市場起不來的原因,主要還在于大家的消費觀念未轉變過來。“我每天晚上做兩件事,第一個是給手機充電,第二個是給電動車充電。這種習慣形成后,就很少依賴公共的充電。特別像我們這種大里程的車,其實公共充電站就相當于汽車上的備胎。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偷偷地把你的備胎拿走,你不知道時同樣開得很高興,但我一告訴你,你就會很緊張。主要是心理作用。”王傳福說。
鑒于消費習慣,比亞迪采取了“雙驅戰略”:在傳統燃油車和新能源車兩個層面都發展節能動力技術;在新能源車領域內,個人市場推廣電動機加汽油機油電混合方式的雙模雙擎,公交市場推廣純電動車。
政策助推
9月17日,財政部、科技部、工信部、發改委四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繼續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這標志著新一輪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政策正式出臺。此輪補貼政策最大的特點是破除地方保護主義,中央財政將補貼資金撥付給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實行按季預撥、年度清算。而消費者購買新能源車的補貼流程也將更為簡單。這對王傳福來說是個利好的消息。
“我覺得電動車往私家車走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因此中間有一個雙模,當電池的價格逐步地降低后,我相信有一天真的有一個拐點就會出現,就會大規模地使用電動車。”在王傳福看來,國家各種政策的配套以及各方的支持,和美國特斯拉所帶來的電動車熱都是好事,距離私家電動車普及的日子并不遠。他透露,比亞迪明年將推出一款技術創新的純電動超級跑車e9,類似特斯拉的產品,主攻私人高端用戶。
“我相信這幾年公交電動化、出租車電動化普及會給未來充電網絡的建設奠定一定的基礎。有了很好的充電網絡,那么私家車就可以由雙模變單模,這時就是電動車普及的時候到了。”王傳福說。